再见流亭,一座城在旧址上蝶变
从流亭到胶东,这座城市经历了什么?
7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印发通知,明确青岛地区空域方案于年8月12日零时正式启用。
从时间上来说,青岛用了一个月来与流亭机场告别,并以此为准备迎接全新启用的胶东机场;从交通维度上来看,青岛正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迎接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海上有青岛,心中无红尘”“流亭再见,胶东你好”频频刷爆朋友圈,这些热搜的文案和视频足以证明,流亭机场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回忆。
岁月上溯,青岛流亭机场建成于年,系T型跑道,南北长.32米,东西长.09米,宽均为50米,砼道厚15厘米。年,民航青岛站建站复航,流亭机场由军用机场转身,开始承担民航任务。
自此,几经扩建,以及名称的更迭,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由一座小航站,不断发展成为山东第一大机场和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
至年末,流亭机场拥有航线数条,其中国内航线条,国际及地区航线37条(洲际及远程航线12条),通航城市座。年完成航空旅客吞吐量万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25.6万吨,客、货吞吐量分别居全国千万级机场排名第16位和第14位。
“流亭”,这一“仙气缭绕”的名字,让青岛在世人的印象中更加浪漫与诗意,或许,与其定位一样略显“秀气”——一条跑道、14个廊桥机位,4E级的流亭机场,无法承接一个飞速开放发展的青岛,显然已超负荷运转多年。
这是属于流亭机场的“光辉岁月”,更重要的是,这片土地的新使命亦刚刚开始。
翻看规划,如果流亭机场腾挪,原来土地将有更具多元化的可能。
机场的搬迁势必会带动城区物流、人力资源、贸易等产业链的更迭,或许,这会成为原城区发展的新难题。然而,机场的搬迁更代表着一块被束缚的空间彻底释放,如何利用好这片空间,城区的商业、产业规划或将迎来新机遇。
于此,流亭机场的未来,与城阳的发展亦相辅相成。
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解宏劲在一次访谈中表示,机场转场后,流亭机场周边区域将是城阳区重要发展区域,近年来,市、区各级各部门对流亭机场周边区域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研讨。
目前,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在组织开展《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5年)》编制工作,城阳区根据上级部门统一部署,联动开展《青岛市城阳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5年)》编制工作,并同步开展流亭机场区域发展定位、空间布局等规划研究工作。城阳区已启动流亭机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或许,摆脱机场所在区域的“郊区”印象,未来的城阳将在发展定位上愈发向着核心主城区靠拢。医疗、教育、商业,甚至系统产业布局等将会获得更高层次的规划,城阳显然拥有更多可以尝试的发展机遇。
从年城阳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窥见未来这33平方公里的重点定位方向:城阳正找准现有产业与新导入产业契合点,大力引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力建设青岛城市副中心。
远不在距离,远在于谋略站在青岛看全国,与站在全国看青岛是不一样的。
直至今日,胶东机场仍旧是各个社群的热门话题,随之而来总不能避免一些小“争议”,比如,这组常见的对话。
“胶东机场的距离稍微有点远,去一趟感觉时间挺赶。”
“以你我为例,一年能坐几次飞机呢?若是偶尔坐几次,为何不能提前规划时间?重点不在距离,而在于面向胶东经济圈的城市策。”
就在胶东机场启用的第二天,8月13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了胶东经济圈协同立法工作视频会议。
值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