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资阳交通
资阳医院
资阳美食
资阳新闻
资阳房产
资阳天气

最后4天这些扬州美味你再不抓紧吃,就要

莺飞燕舞,桃红柳绿,转眼间就要迎来年后第一个节——清明节。作为一座拥有多年历史的古城,扬州的清明节,有着诸多的习俗,除祭祖、扫墓和踏青外,品尝时令美味也是一大特色。刀鱼、河豚、螺丝、枸杞头、香椿……扬州清明时节的美味枚不胜举。

还有4天就到清明节,要知道,过了清明,这些时令美味,无论味道,还是口感都会大打折扣,要尝鲜的小伙伴,赶紧抓住清明节前这几天!错过了,可能要等一年哦!

老扬州的清明美食

刀鱼

清明节前吃刀鱼一直是扬州人的一个习俗,这时也是食用刀鱼的最佳时节,肉质细嫩爽滑,鱼刺入口即化。过了清明,刀鱼的骨头就发硬了,失去了其绝美的滋味。

清代乾隆年间的诗人、散文家袁枚在他的著作《随园食单》里,曾介绍过几种烹饪刀鱼的方法。从其所讲述的文字来看,袁枚特别喜欢清蒸刀鱼,他说,“刀鱼用蜜酒酿、清酱放盘中,如鲥鱼法蒸之最佳”。袁枚还建议,煮汤的话,可以用火腿汤、鸡汤、笋汤和刀鱼一起煨,这样的汤鲜美绝伦。

列蔑粲于钣,风味江乡俊。

入馔休嫌芒刺多,馋口无偏靳。

弹铗忆朱门,一箸囊教馨。

待得街头烂贱时,寒食清时近。

——清代王鱴《卜算子咏刀鱼》

河豚

清明节也是吃河豚的好时节。吃河豚是很有讲究的。“一白、二皮、三汤、四肉”是最经典的顺序。白的味道最鲜美,其实是河豚的生殖腺,一般只吃不说;皮必须反过来小块吞咽,因为河豚皮表面有刺,像细沙纸般粗糙,不能咀嚼,否则刺会戳破嘴皮;河豚汤比肉更鲜美,一般人会拿来泡饭,吃干抹净。相比较前三者,河豚肉的口感反而是最差的。

烹制河豚独有其法,即红烧、黄焖、白汁等。若将其肉切成片,还可滑熘。在河豚的多种烹制方法中,尤以红烧河豚的味为最美。其色泽银红,鲜嫩味醇,食后“百鱼无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螺丝

”清明螺,赛肥鹅“。扬州人很喜欢吃螺蛳,夏天时,几乎每家夜市都有这道菜。其实,在清明前,很多扬州人就开始早早尝鲜了!不少老扬州人会买上斤把活螺蛳,滴几滴香油,放水里养上一两天,让螺蛳吐净泥土,再剪尾下锅炒着吃。

更关键的是,这时的螺蛳还没产子,壳里没有小螺蛳,不会一口吸下去,满嘴小螺蛳壳。所以,这个季节,是一年里最鲜最美的时候。

炒螺奇香隔巷闻,羡煞神仙下凡尘。

田园风味一小菜,远胜珍馐满席陈。

——明·伦文叙

河蚌

据说和螺蛳一样,清明前后的河蚌最肥美。“春天喝碗河蚌汤,不生痱子不长疮”。老扬州人常见的做法是河蚌烧豆腐、咸肉烧河蚌,鲜得口水都要掉下来。都说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最佳。因为清明前水中的蚂蟥、微生物还未频繁活动,因而这个时候的河蚌最干净,肉质也最肥厚,特别脆嫩可口。

蚌肉洗干净之后,切成细条,佐以各种调味作料,或烧、或烹、或炖,如河蚌烧豆腐,河蚌咸肉煲等,都是初春时节扬州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配上春天才上市的头刀韭菜爆炒,更是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极力推荐的吃法。

春风一夜浪花起,大蚌小蚌浮江沚。

渔蓑撒网唶嚄音,满载论斗不论斤。

寄语庖厨煮白汤,脱壳击肉和椒浆。

烂蒸鲜美波臣选,倾壶泼麵供早膳。

调羹娘子善刀藏,尚方滋味何分辩。

不须更说毳与皛,江南水菜人知少。

总道奇哉君善烹,明日饷君君当扰。

——宋·孙锐

红烧老鹅

清明时节,鹅也是一道很重要的食材,因为这时候所有的野菜都生长起来了,鹅的食物种类多了。这时的鹅肉最适合红烧,因为比平时嫩许多,炖上几个小时不会老。清明鹅普遍个头都不大,肉质很容易被撕咬开来,如果炖得时间恰到好处的话,甚至比鸡肉要嫩。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

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唐·杜甫

民间流传着这种说法:三月黄鱼四月虾,五月三黎焖苦瓜,所谓“四月虾”即是指清明虾。清明前后正是新虾最健壮、未产卵之时,老虾死、新虾长,无任何虾籽杂质,肉质最为肥美。现在“清明虾”正处于新旧交替时,雨水足,新虾未“散春”。

河虾的烹饪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白灼,笼仔蒸,油泡,炒虾仁等方法。白灼河虾是体现河虾的鲜味最佳方法,白灼河虾一定要加盐去灼,适量的盐可以把河虾的鲜味凸出来,灼熟的河虾用热锅烘干一下,使河虾的肉质收紧。

“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

——清·祁珊洲

蒿饼

蒿饼也叫茧子,还有把它叫做印子,由盛行于江南的青团演变而成。清明期间,扬州人家即采新蒿嫩芽,和入糯米同舂,使汁与米粉融和,成为一体,肉、蔬菜、豆沙、枣泥作馅,纳于木制的各种花式模中,再入新芦叶垫底的蒸笼中蒸熟。颜色翠绿又有清香,是清明祭祖的供品之一,也有人用蒿饼来馈赠或款待亲友。

“厥蒿二月生,细白美盈寸。登柈点吴酸,携筐采下馔。河豚愁腊毒,得此可不论。珍重下箸时,佐我桃花飰。”

——清·马曰琯《蒌蒿》

青团

嗅着清新的香气,就让人口水直流!用打草机将浆麦草打成糊沥清,拌揉进水磨糯米粉中,制成粉绿的皮子,馅料则取用赤豆、糖渍桂花和水晶般的猪油。一年里能吃青团的日子,就那么十几天,所以,扬州人都格外珍惜。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而且,麦青过了时节就没了,青团也只能是在清明期间才能尝到,真是青团如青春。

“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

——明代《七修类槁》

“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清代《清嘉录》

豌豆饼

在扬州当地方言中,“豌豆”被念成“andou”,炒上一碗“安豆苗”,即有“安安稳稳,平平安安”的意思。

掐下田里豌豆的嫩头,洗净,与面相和,用两手将其压成饼状。以文火将铁锅烧热,放豆油少许,轻轻将饼放入锅内煎。不待其熟,即用铲子反复翻身,使两面均匀受热。

含桃豌豆喜尝新,罂粟花边已送春。岂谓单衣挥扇手,仍为败絮拥炉身。唾壶甫换痰仍满,药贴多夸料不真。火热冰寒但绝欲,世间疫疠本无神。

——宋·方回《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麻油馓子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喜爱。

麻油馓子,扬州还有“小馓子”、“茶馓”的称呼。据老扬州人回忆,二十几年前,扬州古城的小巷里,麻油馓子的叫卖绝对称得上是有声有色。“麻油馓子,麻油馓子!”伴随着一声声悠长、清晰但并不高亢的声音,阵阵特别的香味也传来,是那种芝麻炒熟后加上油炸面食的香味,直达心脾。叫卖者双手推着一辆自制的木头小车,小车上放着一只七八十厘米高的木头筐子,里面是用塑料薄膜包着的一层一层整齐码放的麻油馓子。

一碗红糖馓子蛋茶汤,是最难忘的美味。馓子在甜滋滋的糖水里,泡得绵软而香糯,两个溏心鸡蛋躲在馓子的下面,轻轻咬上一口,再抿一口红糖水,就着满嘴的蛋黄浓香,浑身吃得热乎,心里那叫个舒坦,整个人都沉浸在幸福中。

织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

——宋·苏轼《戏咏馓子赠邻妪》

绿杨春

绿杨春成品纤细秀长,形似新柳,色泽翠绿油润,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高雅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绿匀齐,扬州的老茶客甚是喜爱。

《中国茶经》在谈到“唐代名茶”时,“产于扬州江都(扬州旧名)的“蜀冈茶”赫然名列其中。”《乾隆甘泉县至》也说:“宋时贡茶,皆出蜀冈,香甘如蒙顶(蒙顶是四川名茶,以蒙顶茶比之蜀冈茶,蜀冈茶的级别可见一斑)。”到了庆历八年(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蜀冈茶早已成为每年的扬州贡品。欧阳修在扬州任职时间不长,然而就在这短短3年时间里,他也为发展扬州的茶叶种植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至今,扬州绿茶还保留着那时风采:芽尖鲜嫩,条索紧密,汤色明亮,清香扑鼻。

“扬州禅智寺,隋之故宫,寺旁蜀岗,其茶甘香,味如蒙顶焉”。

——唐末五代毛文锡在《茶谱》

此外,扬州人在清明之际还有吃“五新”的说法:“甜菜头(枸杞头)、黄黄子(秧草)、芦蒿、马郎头(马兰头)、香椿是扬州人在清明时,必须要吃的‘五新’,也叫‘五青’。”“五新”都是清火、败毒的时令野菜,都有一些苦味。

枸杞头

枸杞头是枸杞春天抽条后的嫩芽,带有清香苦味,被称为“草中美味”。民间说法中,枸杞头有败毒的作用,发芽早期采摘嫩头下菜。

《红楼梦》里就曾提到薛宝钗和贾探春问厨房要一道“油盐炒枸杞芽”,可见确实是雅俗共赏的好食材。

吃法有清炒枸杞头、枸杞头炒蛋、枸杞头肉圆汤等,不少扬州人喜欢把枸杞头洗干净用开水一过,加麻油、酱油和少许糖、盐趁热一拌。

“村人呼为甜菜头。春夏采嫩头,熟食。秋实,即枸杞子。冬采根,即地骨皮。”

——明·王磐《野菜谱》

黄黄子

又名金花菜、三叶菜、南苜蓿、“草头”等,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与别的地方相比,秧草,扬州人又叫黄黄子,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野菜。这种野菜随处可见,特别是水域周围。

据明《本草纲目》载秧草可“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诸恶毒……可久食,利五脏”

吃法上,淮扬菜大厨会用它烧河豚、烧河蚌、清炒,或是直接洗净晾干,用盐码上,然后装进瓶子里,等腌制好后,用来炒毛豆、炒豆瓣等,是很好的搭粥小菜。

苜蓿堆盘莫笑贫,家园瓜瓠渐轮囷。但令烂熟如蒸鸭,不著盐醯也自珍。

——宋·陆游《书怀》

芦蒿

  芦蒿,看着有点像水芹,口感又有点像芦笋,最常见的做法都是清炒芦蒿,原以为只有清炒才能保留它的清香,其实不然,芦蒿炒肉丝,香气独特诱人,吃多了更会上瘾。

芙蓉峰下扬雄宅,路入城堙里三百。有山无粟养鸡豚,有水无入捕鱼鳖。山翁菜色流清涎,齿颊连月无腥毡。客来问我何所有,手指万壑烟霞边。青芹不似芦蒿美,石芥防风空剔齿。蕨脑才抽稚子拳,芦牙已迸佳人指。

——宋·华岳《野菜吟》

马兰头

扬州人爱吃的野菜真的很多,马兰头算是最有特色的!兰头嫩叶嫩茎的采收期主要集中在3~4月份,所以这个时候吃是最好的。每年这个季节马兰头是必吃的,请客也是必点的,过了这个季节口感就没有这么好了。

“最爱江南好,春来绿一丛。清香堪药食,淡定不图功。惯历莺声远,听由杏蕾红。无情篱外菊,几朵意相通。”

——五律《马兰头》

香椿头

在扬州,不吃香椿头,怎么对得起春天?这可是江南人家盛赞的“黄金蔬菜”!谷雨之前的香椿头鲜嫩醇香,味道最好,枝叶色红、香气浓郁,再炒上金黄的鸡蛋,馋到你了吗?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

——宋·苏轼《春菜》

除了吃“五新”,还有一人间美味!

荠菜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喜欢吃荠菜,荠菜在很多人心中并不仅仅是普通的野菜那样简单,它代表着童年、故乡、美好的旧时光。

荠菜总能被做成各种美味,用老人们的话说就是吃个新鲜,荠菜饺子就是这新鲜中最值得期待的美食。荠菜野外采来,泛着清新的土地味道,又带着萌萌的生气。把荠菜青绿的菜叶子切碎揉进肉馅里,包好一大盘时令的荠菜饺子,煮熟后一口咬下去,满满的都是春天的滋味。

除了做陷(混沌、饺子)的一部分外,还有诸如荠菜肉丝炒年糕,荠菜炒蛋等做法。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清明节,

真是一个美食的节日,

蕴藏着如此多的风土人情和美好回忆。

小伙伴们,

赶紧趁着春光无限好,

好好享受这些时令美味吧!

新媒体编辑刘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与小编联系获得授权)

这么多美味,

满满都是幸福回忆啊!

有同感的,请点个!

您还吃过哪些清明美食,哪些美食曾引起你的美好回忆?请点右下方“写留言”告诉小编哦!

精彩推荐

高清航拍!扬州主会场谍照曝光……美美美美爆了!(多图)

太赞!扬州到底牛在哪?最新数据来了……看完整个人都震惊了!

东关街“洪七公叫花鸡”严重缺斤少两,游客投诉到“寄语市长”……暗访结果令人吃惊!

赞赏

长按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白癜风医院福州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yangzx.com/zyms/1635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