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青岛,山东济南”,功能定位、经济体量、人口吸附盖过济南,但近年略显乏
2、年二季度行情启动,今年上半年一二手成交齐增,7月开始快速转淡
3、房价梯度大,既有崂山千万海景豪宅,又有城阳刚需产品不破百(万)
4、楼市管控“跟风”走,限购、限售不含糊,共有产权吸人才
5、购房客群由刚需传导至改善,一手换房看功能,二手换房看学区
6、“赚GDP但不赚钱”,二产主导型经济模式,居民收入低、消费高,刚需买房压力大
7、土地市场不透明,本土海信、君一有优势,融创、万科外来龙头“吃得开”
8、内生市场而缺“新人”,需求“固化”是顽疾,人口、收入制约中长期楼市规模增长
◎作者/杨科伟、俞倩倩
青岛,作为山东省核心城市之一,从城市定位、人口吸附力、经济发展等层面均不亚于省会济南,因而也存在“中国青岛,山东济南”的说法。全市下辖7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建成区面积.16平方千米,区域总面积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青岛市常住人口为.17万人,十年增加.66万人,居全省首位,年均增速1.4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8%)0.8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首位,占全省总人口比重9.92%,比年提高0.8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全省首位。
产业经济和收入层面,青岛存在着“赚GDP但不赚钱”的尴尬情况,民富基础较弱,这主要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结构密切相关,年上半年青岛实现.21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8%,很大部分靠着强大的“县域经济”,但目前仍然缺乏规模大、质量好、具备引领性的大项目。而从收入水平来看,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元,月均元左右,极大制约购房能力。
市场变化:上半年新房量价齐升二手成交创3年新高,7月热度略有回落
纵观青岛楼市历年发展脉络,年前年成交量基本在万平方米波动,年随着全国楼市行情复苏,青岛市场快速启动,成交量一度冲高至万平方米,不过“好景不长”,随着限购、限售等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年成交量稳步回落,年止跌转增,持稳在万平方米,主要基于城阳推出共有产权房政策,推动一波刚需、投资需求释放。
步入年,市场保持稳步上行态势,上半年累计成交面积万平方米,同比上升34%,7月随着需求释放完毕,叠加信贷收紧,热度略有回落,不过成交均价“高歌猛进”,至7月末达1.6万元/平方米。
青岛二手房交易同样值得注意,今年上半年二手房成交面积创年限购、限售实施后新高,累计成交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环比年下半年亦增9%。自年调控加码后,二手房市场持续处于低迷阶段,经历了长期的需求积累,叠加疫情有效控制后居民购房信心恢复,同时也恰逢学区改善高峰期,二手房成交迎来了一波集中放量。
政策环境:限购、限售未放松,信贷略收紧放开落户、共有产权提振楼市效应减弱青岛早在-年便制定了严格的限购(本地人限购2套,外地人限购1套)和限售(需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满5年后方可上市交易)政策,至今仍未有任何放松征兆。不过购房资格可通过“落户”变相突破,年上半年,不仅主城放宽落户标准,而且全面放开县域(胶州/平度/莱西)的落户限制。
限贷政策方面,首套三成,利率5.35%;二套四成,利率5.65%,暂未出现上调,放款周期在半个月到一个月不等,随着中央银根收紧,下半年青岛各银行额度预期也将吃紧,放贷有周期也延长的征兆。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