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历史悠久,三万五千年前,古老的“资阳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沱江流域人类文明史。周朝时属蜀国。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01年),为秦国蜀郡辖地。因县城在资水(今沱江)之北,故称资阳县。
建国后资阳县属内江专区,后改为内江地区。年属内江市。年资阳县改为县级资阳市,由内江市代管。8年设立资阳地区,将内江市的安岳、乐至2个县和代管的资阳、简阳2个市(县级)划归资阳地区管辖。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资阳地区和县级资阳市,设立地级资阳市。
资阳市人杰地灵,古往今来,这里孕育了东周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谏议大夫王褒、东汉经学家董钧,涌现出了唐朝诗人贾岛、宋代数学家秦九韶、新中国开国元帅陈毅、现代著名作家刘心武、邵子南、周克芹等众多杰出人物。
资阳人:
年前的“资阳人”,是迄今为止在四川境内发现最早的新人化石,作为四川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开启了这片土地悠久的文化史。追根溯源,“资阳人”无疑是资阳最古老、最具国际竞争力、最能浓缩深厚文化的城市文化符号。
随着“蜀人原乡”的提炼、提出及内涵的不断丰富与完善,资阳这座年轻而古老的城市,在文化的航线上,算是真正找到了抵抗狂风暴雨的自信与抵达辉煌彼岸的方向。
汉代铜车马:
兰家坡汉代铜车马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巨大轰动,“铜马残高厘米(马头暂缺),宽51厘米,长厘米,重41.5公斤。铜车长1厘米,宽厘米,高87厘米,重47公斤。铜车马组装后长厘米。”一组组令人震惊的数据,无疑沸腾了考古界。
雄健的宝马奋蹄向前,精致的铜车栩栩如生……在岁月中静止的一幅景象,却让人感受到驰骋千里的雄壮与灵动,好似这架铜车马拉着前行的不是什么征战的将士,而是一幕幕厚重而悠久的历史,一段段灿烂而丰厚的文化。
这架考古界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被誉为“中国汉代第一车”的汉代铜车马,便有了更为深刻而广泛的意义。这样的神秘,也让资阳这座原本就因“资阳人”而充满神秘的城市,更加厚重而具有文化味道。
安岳石刻:
安岳石刻丰富多彩,古、多、精、美是它的特点。
安岳石窟开凿于启始于南梁武帝普通二年(公元年),盛于唐宋两代,延续至明清直到民国,几乎每个乡都有大型石窟造像遗址,为民间结社造像,其中以佛教石窟为主,也有部分道教造像,三教合一的造像也不在少数,安岳石窟拥有几大之最:最大的唐代左侧石刻卧佛以及21万字石刻佛经、中国最精美的观音经变像-----毗卢洞北宋紫竹观音、唐代最大的道教石刻群------玄妙观、五代最集中的石窟群------庵堂寺等,安岳石窟除少数遭受自然人为破坏妆彩外,大部分保存完好,特别是宋代造型更是达到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安岳石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备目录清单。
陈毅故居陈毅故居位于乐至县劳动乡正沟湾,距乐至县城29.5公里,是革命先辈、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的出生地。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初年,年8月重修原貌,是一座具有浓厚川中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式的木质结构瓦房。馆前塑陈毅铜质站像,高2.6米。馆连同绿化区共占地2.5万平方米。陈列馆内陈列反映陈毅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多件,并收藏了国内着名学者、艺术家怀念陈毅的诗词、书画等作品。
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小平为陈毅旧居亲笔题写了"陈毅故居"名匾。年9月陈毅纪念馆依故居而建,展有陈毅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和国内外着名学者、艺术家怀念他的诗词、书画等。陈毅故居和陈毅纪念馆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整个区内松柏挺秀、环境幽雅,是人们瞻仰先辈、领略川中民居特色的好所在。
报国寺:
乐至报国寺位于四川省乐至县城东北二十公里龙门乡之金龟山,占地三万多平方米。据《乐至县志》记载,报国寺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历尽沧桑,几度兴废;如今值国运昌盛,佛教兴隆,历两代住持之艰辛缔造,广大信众之尽心护持,终使蜀中现存不多的千年古刹历劫重光。“报国”二字作为寺庙名称在丛林中有多少,没有进行过考证。在川内还有峨眉山下的“报国寺”,因此,特别将乐至县境内的报国寺加上“乐至”二字,以示区别。“报国”作为乐至报国寺的寺名,一是因为佛教的宗旨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佛教提倡报国家恩,报众生恩。二是据乐至县志记载,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坟地,一位皇姑曾埋葬于此。
报国寺四围青山环抱,背山临水,环境清幽,林木葱郁,怪石嶙峋;千年古树,唐季残碑,宋明石棺;将殿、堂、池、桥、亭、洞及摩崖造像融为一体,拾级揽胜,高低错落,迂回曲折,蔚为奇观。报国寺布局雅致,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等五重殿堂。主要供奉有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陀菩萨、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十八罗汉等诸佛菩萨像及思摩、本空、离欲等祖师像近六十尊,造像生动庄严。其中,有从缅甸迎回大小玉佛二十三尊,其中接引佛高达四米,重十余吨,实为珍稀文物。目前,在国内寺院中,拥有缅玉佛像数量之多,佛像之大,尚属罕见。
报国寺是个专弘专修净土宗的清静道场,被誉为“蜀中净土”。报国寺原名王董龛报国院,是千年古刹,又是国家AA级旅游点。位于县城北18公里的龙门乡报国寺村金龟山上,距龙门乡1.5公里。占地0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绿化率80%。历年均被评为园林式单位。柏油公路直达寺庙山门。林木葱郁,怪石嶙峋,蔚为奇观。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