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元宵节则为春节画上圆满的句号。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古人称夜为“宵”,
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传统习俗有很多
元宵节丨吃元宵
谈到元宵节,想必“元宵”是第一个出现在你脑海里的词汇吧!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有史以来的习俗之一,意为“团团圆圆”。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然而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
有那么一句话,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元宵是通过很复杂的制作过程然后一点点滚出来的,很费时费工。而且煮出来了的元宵汤是混的,汤喝起来很好喝。而汤圆则是早期南方的一种小食品,现在制作和煮起来相对比较方便。在口感上,元宵比汤圆的要粗一些,汤圆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元宵节丨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
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元宵节丨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元宵节丨猜灯谜
猜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按照传统,民间要挂起彩灯,燃放烟火,后来有好事者把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受到人们喜爱。后来,猜谜语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元宵节丨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踩高跷的角色,因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极具观赏性,深受群众喜爱。
元宵节丨舞狮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是元宵节传统活动之一。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元宵节丨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
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元宵节丨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元宵节活动。
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元宵节丨迎紫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
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元宵节丨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是对养蚕的人家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不吃蚕了。
元宵节风俗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随着岁月流逝,传承下来的也已日渐稀少。
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元宵节氛围。2月9日至2月11日,资阳市网信办主办了“怡然资阳年温馨过元宵”网络主题活动。
据了解,
这次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
线上活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