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2日召开的资阳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曹联向与会的10余家新闻媒体通报了全市高危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工作开展情况。小编在前期已经为您做了详细报道。曹联副检察长通报情况后,在接下来的记者提问环节,许多记者举手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记者都问了些啥?曹联副检察长又是如何回应的?请和小编一睹为快吧!
四川在线记者王瑞琪:请问到底未成人临界预防针对的是那些群体?
曹联:高危未成年人范围的包括以下四类群体:一是未达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二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因违法犯罪情节轻微,被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不起诉或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三是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被公安机关治安处罚的未成年人;四是有其他严重不良行为可能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资阳日报记者胡佳音:作为跑检察口的记者,我对全市检察亮点工作有些了解。我想请问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如何加快建设未成年人的网格化预防帮教平台,该平台的主要特色和成效又是什么?
曹联: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该平台是在现有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专门搭建的针对高危未成年人进行预防帮教的子平台,其主要特色是智能评估。平台通过前期的数据汇总,根据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罪名、是否属于留守儿童、未成年人父母是否离异、家庭是否具备监管条件、之前是否受过治安处罚等,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自动综合打分评估,进行黄、橙、红三色预警,必要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加强家庭监管、纳入网格化监管、送工读学校、进行收容教养等不同处理意见。目前全市累计帮助11名辍学少年重返校园,帮助17名未成年人成功就业,救助困境未成年人5名,对监护失职的监护人开展训诫19人次,集中开展亲职教育8次,初步构建起资阳市对高危未成年人预防帮教的社会化体系。
四川法制报记者宋秋菊:刚才您提到检察机关工作中发现存在监护人履行家庭监管职责措施乏力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请问检察机关有没有采取什么针对性的措施?
曹联:司法实践证明,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或者遭受犯罪侵害,与其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监护职责密切相关。近日,我省已决定在全省未检工作中全面推广强制亲职教育这一项工作,对因监护失职或者失误导致被监护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或者遭受侵害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职权强制其接受一定时间的关于监护义务履行、子女教养技巧等方面的亲职教养课程,督促和引导其正确履行监护教育职责。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开展这一项工作:制定《资阳市检察机关关于开展“亲职教育”工作的实施细则》;结合我市未检工作实际情况,将涉法涉罪的高危未成年人作为“亲职教育”工作的重点,对相同或者相类似情况的家庭情况进行细致分类,开展集中性地亲职教育,并逐步形成亲职教育体系,让监护人充分交流不同家庭教育经验;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引导已签订协议的公益组织,对涉法涉罪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的家长,积极开展“亲职教育”工作;加强宣传,增强公众对亲职教育的认识。针对公众对强制亲职教育的重大意义和认识不足,实践中教养失职、父母不愿参加、借故推脱时有发生的情况,通过新闻及网络媒体系统以及法治宣讲宣传强制亲职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良好成效与典型案例,增进公众对强制亲职教育工作的了解与认识。
提问结束后,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曹联对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检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她说,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资阳市检察机关未检工作的创新做法,是用心的实践,也是恒心的坚守,更是广大检察干警爱心的体现,期待广大检察干警的爱心、用心、恒心能够通过媒体记者传递出去,去影响、服务、关爱更多的未成年人。希望媒体朋友、社会各界与检察机关携手并肩,共同为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文:安智责编:阿伦
审核:李翔村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