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资阳交通
资阳医院
资阳美食
资阳新闻
资阳房产
资阳天气

阳爷爷讲故事资阳四杰之邵子南

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中国有一部歌剧几乎红火将近半个世纪,这就是老幼妇孺都知道的《白毛女》。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这部歌剧的首创者也是歌剧素材第一搜集人,却是蜀人原乡资阳人邵子南。今天的阳爷爷讲故事,就来讲讲资阳四杰的——邵子南其人其事。

01

邵子南,本名董尊鑫,年4月13日出生在资阳县中和镇凉风乡乐富村鸡鸣山一个中医家庭。因为父亲看病行医,家里有些积蓄,十岁进了一所私塾读书,十五岁考入寿民中学,就是今天的伍隍中学。受学校一位姓蔡的老师进步思想的影响,董尊鑫读了一些进步的报刊和文学作品,“九·一八”国难当头之际,董尊鑫用“邵子南”的笔名写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说,受到老师和同学们一致喝彩,从此以后,董尊鑫干脆改名叫“邵子南”。

因为蔡老师的激进受到当局打击,邵子南同蔡老师一样离开学校去了成都,找到帮工的叔叔,介绍邵子南到一家私人钱庄利昌字号当了伙计,每天早出晚归,催收钱庄贷出款项的利息。一天,邵子南看到一所学校正在开讲文学讲座,前去“蹭课”听讲座,却不料丢失了一张从债主那里收到的元银票,邵子南害怕钱庄老板追捕,吓得赶紧逃跑。他跑到松潘,在金矿当过矿工,在岷江当过船工,还“出家”当过和尚。他当和尚不是厌世出家,而是为了拿着和尚专有的“通行证”,好到处行走求一口饭吃。

后来,邵子南沿岷江经长江一路流浪,20岁到了上海。靠打工挣点小钱,一有时间就钻到图书馆读书,认识了著名作家欧阳山、茅盾等,并在茅盾帮助下,在《中流》杂志上发表了小说《青生》。

02

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邵子南决心奔向抗日圣地延安。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到达西安,找到共产党人胡乔木,经胡乔木介绍到了延安,进了十八集团军总部随营军校,学习游击战术和民主运动。由于他表现好,成绩突出,很快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因为邵子南文化底子比较厚,又喜欢文学创作,年春,邵子南便被派往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工作,在团内任党支部书记、政治干事,还兼作通讯股工作。西战团是一支肩负党中央、毛主席赋予的重任,到国民党统治区和敌后根据地,开展抗日救国宣传的文艺队伍。年11月,西战团由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主席的周巍峙带领,直接奔赴抗日前线晋察冀边区。邵子南在西战团战地社主办的油印诗周刊《诗建设》当编辑,《诗建设》几乎每期都有他的诗作和评论。

邵子南在西战团既是领导骨干,又是写作高手。当时他写了大量的诗歌、歌词,也有小说,只是战争年代,遗憾都没有保留,后来能查到的在年写的中篇小说《胜利》首次获得鲁迅文艺奖。邵子南作词、周巍峙作曲的《少年进行曲》获年第一季边区鲁迅文艺奖。文艺理论著作《创作论》获年第二季边区鲁迅文艺奖金奖。

年5月,一直随西战团在抗日前线奋斗了6年多的邵子南,奉命调回延安。中央领导接待了西战团全体同志,毛泽东和大家亲切会面并一一握手。

邵子南在抗日前线的6年多时间里,因直接接触基层,参与抗日斗争,结合实际写了不少抗战好作品。年9月21日,延安《解放日报》开始连载邵子南的小说《李勇大摆地雷阵》,获得好评。相继,邵子南参加了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荣获模范文教工作者奖。

年10月,邵子南调鲁艺文学院任教。年,他开始投入紧张的创作活动,继《李勇大摆地雷阵》之后,仍以反“扫荡”斗争为题材,继续创作了《贾希哲夜夜下西庄》《闫荣堂九死一生》《牛老娘娘拉毛驴》《雪岭红星》等小说。

年,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党的七次代表大会。当时担任鲁迅艺术文学院副院长的周扬正在为文艺工作者怎样向“七大”献礼而苦苦思考,恰恰邵子南将在晋察冀边区搜集到的“白毛仙姑”的故事提供给周扬,周扬受到极大的启发,说可以写个歌剧作为“七大”献礼作品,并指示以邵子南、王滨等人组成创作组,邵子南执笔用传统戏曲的方法写了《白毛女》剧本的第一稿并进行了排练,之后修改过程中改由贺敬之等人负责,歌剧《白毛女》向党的“七大”献礼获得巨大成功,并迅即流传到各解放区以至全中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年,歌剧《白毛女》获得斯大林金奖。

年6月,贺敬之、马可在《白毛女》再版前言中称“邵子南是这一剧本创作工作的先行者,他曾写出了最初的草稿,他的草稿给予后来的人以极大的启示与帮助”。之后将近半个世纪,歌剧《白毛女》唱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与《白毛女》同样响亮的电影《地雷战》,同样也有邵子南的心血和智慧。

03

年4月,邵子南离开解放区,被派到重庆《新华日报》工作,任探访部主任。邵子南在重庆不到一年的时间,除了采写新闻稿件外,他还与田海燕等人一起创办了《故事杂志》,连续为杂志写了《王抄手打鬼》、《老少换妻》、《瞎子的祖师爷》《老土地大闹天宫》等43篇文学作品。

在重庆期间,邵子南结识了地下共产党员——小说《红岩》中李青竹的人物原型方琼,他们议定在年2月28日结婚。不料就在这一天,重庆军警宪特突然紧急出动,包围了《新华日报》,强迫中共方面人员撤返延安。方琼提着为婚礼准备的喜糖赶来,却被军警远远隔在围观的人群中,邵子南与恋人方琼从此成为永别。

3月9日,邵子南随同《新华日报》工作人员一百三十多人分乘三架飞机离开重庆,撤回延安。当天即受到周恩来亲切慰问。

回到延安,接受组织安排,邵子南很快又从延安出发,长途行军前往晋绥解放区,担任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副社长。

年初,满怀豪情的邵子南,跟随南下部队行军到新解放区,在川陕地区担任地方武装团政治部主任。年2月,部队到达湖北,邵子南先后又担任竹山县、竹溪县县委书记等。在新解放的剿匪反霸斗争中,获得很多创作素材,创作了《山河美》《一个共产党员成了神的故事》《三尺红绫》《张德全和他所讲的故事》等作品。

04

年11月30日,西南重镇重庆解放。邵子南被派到重庆。满怀与恋人见面的喜悦,邵子南却得到恋人在重庆解放前夕壮烈牺牲的消息。强压心中的悲痛,邵子南在城市接管工作中,担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副社长、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兼重庆市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不久又调市文联筹委会做负责人,随即投入了紧张、繁忙的工作。从确定办公地点买房子,建立机构,配备干部、组织文艺队伍,创办文艺刊物,组织专业人员学习、参观,所有工作他都亲手抓,一抓到底。

年4月,邵子南离开文联,调市委宣传部工作。年1月,经中央宣传部、西南局宣传部批准,邵子南到西南钢铁公司一〇一厂体验生活,搞专业文学创作。在了解、熟习工人劳动、生活情况基础上,写出并发表了《黄荣昌》《木工做机器的故事》《我是一个泥水工》《稀罕的客人》《哥哥回来了》等作品,并开始写长篇小说《周金宝》。

年4月,在重庆召开了西南文艺工作者代表会议。同时西南文协成立,选举沙汀为主任,艾芜、邵子南为副主任。当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邵子南为重庆市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委员。

年5月,重庆市第二次文代会召开,邵子南选为重庆市文联委员和副主席。

年春节后,邵子南到北京开会,期间,他生病发烧,自认为是感冒了,只顾开会不去看病,他带病回到重庆,既要向领导汇报,还要在文联传达、贯彻执行。直到一个多月后再也医院看病,随即发出了病危通知,邵子南就这样一病不起。

邵子南的病在重庆未能确诊,在中宣部和全国文联的关怀下,医院住院诊疗四五个月,也不见根本好转,年国庆节前夕无奈回到重庆,12月24日凌晨,邵子南年青、顽强的生命终于走到尽头,年仅39岁,而他用心血创作的长篇小说《周金宝》因此断章案头,成为永远的遗憾!

来源:撰文杜先福配音海山

ziyangscol

(四川在线资阳站公众







































北京哪里白癜风病看的好
为白癜风患者解除病痛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yangzx.com/zyxw/1825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