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资阳交通
资阳医院
资阳美食
资阳新闻
资阳房产
资阳天气

点赞第四届ldquo感动资阳rd

  由资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的第四届“感动资阳”人物评选活动自7月启动以来,共征集到人物候选人(集体)个。经初评、纸质投票、网络投票、公众代表投票和专家终评,确定了资阳市第四届“感动资阳”正式入围个人10人,入围集体1个。

感动资阳人物

情系讲台,甘洒热血——伍盛波

  伍盛波,男,52岁,雁江区清水乡中心小学教师。怀着一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雄心壮志,他自己动手改善办学条件。在修缮校园的过程中,他以校为家,日夜操劳始终坚守在工地第一线;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以一篇《“流浪”教师》的征文,获得美国科技协会嘉奖,得到社会各界帮助,换来了一座崭新的“云水小学”;面临“5.12”特大地震,他毫不畏惧,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只身一人救出智力残疾的小学生;返校途中遇灾祸,造成粉碎性骨折,病未痊愈,他就拄着双拐坚持带病工作。他用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展示着当代教师的崇高形象。

爱民模范,无私警花——毛丽华

  毛丽华,女,34岁,安岳县公安局鸳大派出所所长。她把无限的工作激情化作对服务对象的无限关爱,用爱感化失足青少年,失足青年们叫她“毛姐姐”;用爱温暖空巢老人,是孤寡老人的“女儿”,老人们亲切地叫她“毛丫头”;用爱陪伴留守儿童,是留守儿童的“母亲”;用娇弱的肩膀挑起护一方平安的重任,是群众眼中的“保护神”。然而,因为她常常舍小家为大家,顾得了群众顾不了家人,在自家女儿的眼中,她却成了“陌生人”。从警10余年来,毛丽华用爱传递人间温情、铸就警民情深,她用一颗“爱民”的真心,一颗“敬业”的初心,浇铸起一个闪亮的警魂,先后获评“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公安部二级英模”和“四川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义务守护,呵护幼苗——傅训

  傅训,男,74岁,雁江区司法局退休干部。有着患癌之躯的他带着对未成年人的满腔热情,为他们撑起了健康成长的蓝天。退休15年以来,他不顾自己被确诊为淋巴癌的身体,为60余名失足青少年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开展法律讲座上百余场,提供法律咨询数百余次。无数次奔走在法院、看守所、嫌疑人家中,忙着翻阅案件材料,忙着准备辩护词,忙着出庭辩护,忙着准备法律讲座,忙着开展心理辅导,为未成年人撑起了一片纯净的蓝天。

义务摆渡,助人为乐——熊国才

  熊国才,男,60岁,乐至县中和场镇江家湾村村民,普通的他默默诠释着助人为乐的内涵。坚守平凡岗位,他19年如一日,无论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他总是不辞辛劳为乡亲们义务摆渡,平均每天摆渡20多个来回,上百余人次。“安全平稳摆渡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安全第一”是熊国才的做事准则,19年来,他始终保持着摆渡零事故。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熊国才总是乐于助人。年10月,乡邻陈大秀深夜突发急性阑尾炎,顾不上休息,熊国才立即将陈大秀摆渡过河,得以及时手术脱离危险。这是小渡口助人为乐的真实写照。默默奉献、继续坚守的熊国才赢得社会的充分肯定,被评为年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年度助人为乐“四川好人”;年1月入选助人为乐“中国好人”候选人。

不离不弃显真情带着瘫夫安新家——邓家秀

  邓家秀,女,56岁,乐至县放生乡人。她24年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瘫痪前夫杨永国。年,杨永国突发脑溢血致全身瘫痪。家中顶梁柱突然倒下,邓家秀悲痛之余,毅然挑起家庭重担,耕种劳作、抚养女儿、照顾瘫痪丈夫,且从未停止丈夫的康复治疗。15年的艰辛生活让邓家秀积劳成疾,生活举步维艰。好心人劝她再婚,但她难舍瘫痪丈夫。为生活下去,她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带着瘫痪丈夫一起改嫁。年,现任丈夫郎德全走进了这个艰难的家庭,并愿意一起照顾杨永国。再婚7年多来,邓家秀和郎德全无微不至照顾杨永国的饮食起居。杨永国现已逐渐康复,能依靠拐杖勉强走路。面对大家的称赞,邓家秀掩饰不住心底的真情道:“一日夫妻百日恩,只要他还在一天,我就会一如既往地照顾他!”

照顾瘫夫20年捐肾救子美德传——王成平

  王成平,女,47岁,安岳县岳阳镇居民。她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爱情的无私、诠释着母爱的坚强,她用最无私的付出和坚守书写着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年面对丈夫谢宝国因意外触电导致四肢截肢的噩耗,她擦干眼泪,毅然挑起这个家的重担,照顾肢残的丈夫,抚育年幼的子女,20多年不离不弃,一家人相扶相持。她用爱托起了这个家的希望,用爱温暖了所有家人的心房。屋漏偏逢连夜雨,年,医院确诊为尿毒症,她心力交瘁,但是没有倒下,她要救她的儿子。这个坚强的女人毅然决定捐肾救子,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20多年风雨一路走来,王成平无怨无悔。她的坚强和善良获得了无数人的尊重,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正能量。

单身青年反哺情深照顾瘫父诠释孝心——陈勇

  陈勇,男,39岁,雁江区东峰镇铜钱村1组村民。他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用赤诚孝心和实行行动对“明孝道、知荣辱”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年,父亲因意外事故致高位截瘫,生活起居无法自理。15岁的陈勇面对生活的巨大不幸,毅然辍学在家照顾父亲和年幼的妹妹,挑起了家庭重担。19岁时,母亲因劳累去世,家庭境况日趋窘迫。年以来,他一直带着父亲在外打工,坚持走到哪里就把父亲带到哪里。至今未婚的陈勇一直把“服侍父亲到老是我应尽的一份责任与义务”挂在嘴边,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承诺与孝道。

邻里互助扬美德救火英勇落残疾——陈明宅

  陈明宅,男,61岁,乐至县中和场镇人民村十组村民。在乡邻财产受到损害时,他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保护了乡邻财产安全,弘扬了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完美诠释了“邻里守望互助”的真实含义。年11月14日,邻居陈建元家意外发生火灾。陈明宅发现后,用最快的速度爬上房顶揭瓦控制火势,冒着生命危险有效阻止了火势蔓延。由于房屋是土木结构,又修建多年,发生火灾时房梁被烧断,陈明宅从房顶摔下,致腰椎骨折,落下永久残疾。现已花费医药费2万余元,且至今卧床不起,但他从不言悔。年3月4日乐至县人民政府授予陈明宅“见义勇为公民”称号,同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临危不惧,冰水救人——蒋小康

  蒋小康,男,45岁,资阳资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雁江分公司沱西工程队队员。年2月22日,正值元宵佳节,下午6时国网英雄蒋小康下班经过九曲河畔时忽然听到两个小孩落水呼救声。眼见两个小孩生命危在旦夕,蒋小康迅速脱去上衣和外裤,纵身跳进寒冷刺骨的河水中施救。在冰冷的河水中浸泡了近20分钟,虽身体虚弱得几乎接近极限,但最终成功救起了两个小孩。事后,网友通过发帖,该同志的见义勇为行为被广泛传开,《资阳日报》、资阳电视台跟踪追寻报道了该同志的事迹,国网公司网站、今日头条、四川发布、四川在线等媒体相继对其做了深入报道。

传承民间文化担当文学使者——王同云

  王同云,男,66岁,乐至县文体广新局退休职工。退休后,积极主动参与民间文学挖掘、收集、整理和传播活动,不遗余力地为乐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余热。主动出任《乐至文艺》《乐至县民间故事集》《乐至县民间歌谣集》责任编辑,整理修改稿件数千件,上百万字。出版《乐至文艺》9期,作品数万字。他广泛调查走访,收集整理基层民间文学资料并整理成册,挖掘出濒临失传距今已有多年的民间戏剧——傩戏,让一大批传统的民间劳动歌谣——石工号子、栽秧歌、薅草歌、哭嫁歌、哭丧歌重现婧影。常年笔耕,右手厚厚的握笔老茧见证着他为乐至文化所作的贡献。年,他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

感动资阳集体

资阳市中心血站

  市中心血站是由市政府举办的全市唯一一家从事采供血工作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卫生机构。近年来,他们克服余万青壮年外出务工,临床用血快速增长的双重困难,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坚实地迈入了全国、全省第一方阵。十年间,他们一年四季早出晚归,采集血液20余万人次,向医院提供血液70余吨,挽救了20余万名患者的生命,接待了来自德国等40余家国内外同行的学习考察,为资阳市连续4届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市中心血站连续5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宣传先进集体称号,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三八红旗集体、省抗震救灾优秀基层党支部等60多项荣誉。

  干部群众如对公示人选有异议,请于7个工作日内(11月16日至11月22日)通过邮件和电话等方式向市委宣传部反映。

  反映情况时,请明确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以便了解核实和反馈情况。

  联系人:胡又丹

  联系-(市文明办)

  邮箱:zyswmb

.







































白癜风专家公益援助
北京治疗白癜风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yangzx.com/zyyy/1863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