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资阳市医疗保障局
为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公平、稳健、持续发展,我市拟制了《资阳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公众可在10月15日前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后这样参保缴费城乡居民持户口簿或身份证或本行政区域居住证等证件到所属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办理次年医疗保险参(续)保登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城乡居民于每年集中办理期办理次年医疗保险参(续)保登记缴费事项。新生儿应在出生后90天(以下简称“新生儿”)内办理当年参保登记缴费。刑满释放人员应在刑满释放后90天内办理当年参保登记缴费。无本行政区域户籍的在校学生和幼儿由所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组织办理参(续)保登记手续,医疗保险费由学校代扣代缴。参保人员已缴纳次年医疗保险费,在进入待遇享受期前,因户口迁出、出国定居、死亡及就业等原因,可持相关材料到缴费所在地税务部门申请办理退费,年度待遇享受期开始后,不再办理退费。住院医疗费用这样报销住院医疗费用实行单次住院结算支付,设起付线,起付线以上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扣除个人首付费用和起付线后的医疗费用(以下简称“住院合格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比例支付。起付线1、一级以下医疗机构本地元、异地元,一级医疗机构(含乡镇中心卫生院)本地元、异地元,二级乙等医疗机构本地元、异地元,二级甲等医疗机构本地元、异地元,三级乙等医疗机构本地元、异地0元,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本地0元、异地1元。2、一个统筹年度内多次住院的每次递减50元。3、经降低或递减后每次住院起付线不低于元。4、第一类特殊疾病和艾滋病患者一个统筹年度内多次住院的,只计算年度第一次起付线。5、参保人员办理了转诊转院手续,在24小时内完成转院的,视为连续住院,转入上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额负担差额部分;转入下级定点医疗机构,不再设置住院起付线。支付比例1、高档次:一级以下医疗机构本地85%,一级医疗机构(含乡镇中心卫生院)本地80%,二级乙等医疗机构本地70%,二级甲等医疗机构本地65%,三级乙等医疗机构本地60%,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本地55%。2、低档次:一级以下医疗机构本地80%,一级医疗机构(含乡镇中心卫生院)本地75%,二级乙等医疗机构本地65%,二级甲等医疗机构本地60%,三级乙等医疗机构本地55%,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本地50%。3、第一类特殊疾病患者在相应档次支付比例的基础上提高5%。4、住院合格医疗费用支付比例不超过%。5、办理完善异地长期居住备案手续的参保人员,在备案地就医时发生的特殊疾病门诊、单病种和住院(含视同住院)费用,按本地待遇和相关规定结算支付。6、办理完善异地转诊转院、急诊急救备案手续的参保人员,在备案地就医时发生的特殊疾病门诊、单病种和住院(含视同住院)费用,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按照异地标准执行,支付比例各级别医疗机构均为:高档次45%、低档次40%。7、未办理完善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的参保人员,在市外就医时发生的特殊疾病门诊、单病种和住院(含视同住院)费用,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1元,支付比例各级别医疗机构均为:高档次35%、低档次30%。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对大病保险、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及补充医疗保险缴费、医疗费用结算、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点击这里查看完整内容,如果有意见或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反映:电子邮箱:qq.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