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零时,山东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实施转场运营,并同步关闭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转场在一夜之间完成。胶东机场的启用是青岛年以来首次启动机场转场,堪称青岛交通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此次青岛机场“接力赛”有何看点?机场选址背后有何考量?原机场区又应作何发展?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8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启用。该机场是山东首个民航最高等级4F级国际机场,也是山东省首个多跑道机场,其国际及地区航点连通全球约50个城市,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枢纽机场。图为7月17日航拍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无人机照片)中新社发徐东昌摄
为何递出“交接棒”
一场国际盛会带给一座城市发展新契机。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举办以来,青岛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日渐提升,与外界交流、人员往来日益密切。
胡刚还提到,近年来青岛还肩负着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历史重任。
“肩挑大任的青岛,迫切需要在更高视野上、更大空间里配置资源。”胡刚认为,更多国际人才、国际资源需要通过更广阔的空港进出青岛、进出山东。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流亭机场确实“老”了。按照流亭机场最初的设计,年旅客容量为万人次,年挖潜扩容后这一数字提高到万—万。
然而,机场扩容速度远落后于旅客激增速度。据估算,年青岛空港的实际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6万人次。这意味着,流亭机场已经在超负荷运营。
胶东国际机场此刻出场恰逢其时。据了解,胶东国际机场一期总投资.39亿元,是山东首座4F级国际机场,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大型枢纽机场的等级相当。
4F级机场是一个什么概念?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4F级机场是目前机场等级中最高的一种,代表可以起降包括世界最大的民航客机A在内的各种大型飞机。
根据规划,到年胶东国际机场可满足旅客吞吐量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新机场带来新“机”遇
对一座城市而言,机场意味着什么?
“第五冲击波。”年,国际航空城之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在《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约翰·卡萨达认为,随着时间推移,继河运、海运、铁路、公路这四波浪潮依次兴替之后,国际上更便捷的航空运输将会逐渐成为贸易、人力、信息的主要承载方式,并依赖于航空港。
30年前的答案今天同样适用。“机场是一座城市与外界相连的重要交通枢纽,对人才、物流、信息等要素具有强劲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山东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志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例,北京市大兴区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7.8%,增长率全市第一。在张志元看来,这与大兴机场以及临空经济区的带动作用密不可分。
新机场能否给青岛带来“新机遇”?曹允春介绍,开放型经济显著特征之一是通过高等级交通枢纽,把城市外的诸如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更好地吸引到城市内。相比流亭机场,胶东国际机场会带来更多的航点、航线,将进一步提高青岛经济对外开放水平。
同时,胶东国际机场还将进一步促进青岛经济转型升级。曹允春认为,临空经济是有着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经济形式。航空运输更适合长途货运体积小、价值高、时间性强的物资,这可以反向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机场运营背后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张志元介绍,民航业界流传着一个“1:8效应”:机场的投入产出比可以高达1:8。胶东国际机场及其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总投资已高达余亿元,也就是说,未来有望获得超亿元的产出。
助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
“青岛以后没有机场了。”在新旧交替的重要时刻,也有青岛市民因为胶东国际机场与青岛市区的距离太远而吐槽。
受访专家认为,新机场之所以选定胶州,很大程度上是考虑能发挥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
跳出青岛看青岛,站在未来看现在。张志元认为,机场从阳城区的流亭镇转场到28公里之外的胶州市,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青岛由过去向南发展的政策开始向北挺进的转变。
当下情况是,位于青岛北部的莱西、平度两市土地面积余平方公里,占整个青岛市的42%以上,而常住人口不到20%,GDP仅占全市10%。
“胶东国际机场将会带动资金、人员、物流、产业、信息等向北移动,较好地顺应青岛市两翼扩张、往北发展的战略,促进协调发展,破除城市发展南北差异的掣肘。”张志元说。
此外,在张志元看来,胶东国际机场的启用,因其交通枢纽地位显著,将会进一步链接区域间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推进胶东经济圈经济一体化进程。胶东国际机场将进一步密切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市的联系,更好地发挥青岛市龙头作用,引领胶东“五虎将”实现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
大视野才能托起大战略,大手笔方能描绘大未来。张志元分析,胶东国际机场将会促进整个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世界的交流,推进山东半岛城市群拥抱世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胡刚看来,胶东国际机场启用后,青岛迎来了定位“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这将推动青岛都市圈发展和成熟。
事实上,周边城市已经在着手承接利好。以提出“全面深入融入青岛”的高密市为例,该市规划了36平方公里的临港经济区,并提出高密临港经济区要率先承接空港产业转移与协作,积极承接临空经济区的辐射影响,成为青岛都市圈外围的磁力点。
潍坊市同样相机而行。今年6月,青岛—潍坊临空临港协作区被写入《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年)》(公众征求意见稿)。有观点认为,如果临空临港协作区能成为胶东一体化的突破口之一,或将成为胶东经济圈乃至半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转折点。
原机场区如何获得新生
8月7日,坐标青岛流亭机场,青岛籍演员黄渤在微博里写道:“大概是最后一次从青岛流亭机场出发了。是,多少梦想从这里出发,他又拥抱过多少游子的归来。留张照片,伴我成长的青岛记忆。”
“小离别”后,很多人关心转场后原机场区将作何发展?张志元告诉记者,第一种情况是新机场没有完全取代原机场,原机场仍然在运营使用,如北京大兴机场、四川双流机场等。
“一方面,新机场能有效吸纳部分客源,解决原机场运力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一些拥有两个或以上机场的城市,在机场的功能设置上更加灵活,往往会把一个设为主要机场,其它为辅助机场,主要机场在航空时刻、航线安排和设计上可能更有优势。”张志元介绍。
以美国首都华盛顿为例,张志元介绍,该地区有三个机场:杜勒斯国际机场(国际线和长途国内线)、里根国家机场(国内线为主)、以及巴尔的摩华盛顿机场(国际线和长途国内线)。该地区在新机场建立之后没有关闭原机场,而是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另一种情况,新机场在功能上完全取代原机场。张志元介绍,原机场停用后,最宝贵的是土地资源。由于航空净空保护区的存在,以机场为中心的大范围区域内,城市建设活动会受到严重的制约,机场的停用将会打破这一限制。
“纵观国内外城市机场外迁与再开发相关案例,无一不是从城市发展战略角度去考虑,利用旧机场再开发,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张志元说。
记者注意到,年,广东老白云机场停用后,广州市在原址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城市CBD—白云新城区;年云南昆明巫家坝机场停用后,昆明市将其原址定位为区域性辐射中心的重要平台,打造城市新的增长极。
在张志元看来,青岛原机场区应充分科学规划,产业上立足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主动融入青岛东岸主城一体化发展,强化区域产城融合,壮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建设内联外通的全新活力区。
曹允春建议,对原机场区进行规划时,应将其置于整个城市战略下考虑。此外,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原机场区不宜大拆大建,对能保留再利用的建筑优先保留利用,如航站楼等。
事实上,由年青岛市城阳区《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这33平方公里未来发展的方向:城阳区正找准现有产业与新导入产业契合点,大力引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力建设青岛城市副中心。
版面欣赏
■出品:中国城市报
■记者:邢灿
■编辑:杜汶昊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扩容至33个,成绩背后还有这些新挑战
新闻追踪
华尔街英语停摆,学员追款对空门……
中央定调共同富裕:解决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等问题→
限购城市发放周转指标,能否明确二手车商品属性?
车多位少停放难,电动自行车何以为“家”?
兴建马世界主题公园,山西朔州能否“马”到成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