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来源:站酷海洛)
案例5:灌肠前明确病因,不机械执行医嘱有一新生儿因高度腹胀,急诊入院。医嘱:立即灌肠。护士认为病人一般状态差,呼吸促,高度腹胀,叩诊鼓音,查看无腹片。提醒医生:先拍腹片再决定是否灌肠。医生说不用拍片,让护士马上协助灌肠。护士:不拍腹片,我不灌肠,医生无奈,让患儿去排片。结果:气腹。当然,医生最后很感谢这位护士。提醒:灌肠也有禁忌症,记住禁忌症有时比记住比适应证更重要。高危药物篇案例1:临时配置氯化钾,病情突变医生为正输糖水的病人补开一支10%氯化钾10ml,护士抽吸钾液后来到病床前,消毒瓶塞后将钾液注入正在补液的吊瓶内,转身离去。几分钟后家属急呼病人不行了,到病房后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心慌胸闷、胸痛,很快昏迷。经过抢救病人好转,事后分析,护士将钾液注入倒挂的液瓶后未摇晃吊瓶,致瓶颈部高浓度钾液输入病人体内所致。提醒:氯化钾配置需稀释,临时加药要摇均匀。案例2:配置氯化钾,记住钾浓度刚去外科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护士在配药:5%葡萄糖ml+10%氯化钾10ml。由于ml的葡萄糖刚用完,没来得及去搬,我就让她用ml两瓶。没有经验的她把10ml的氯化钾加在一个ml的瓶里,结果病人出现胸闷、气急、呕吐。幸好发现早,处理及时,不然后果不敢想象,让我虚惊一场。提醒:ml液体加钾不超7.5ml,ml液体加钾不超15ml。案例3:氯化钾当成葡酸钙,要命某护理部主任是个强过敏体质的人,一天因吃鱼虾过敏,浑身起皮疹,到门诊急诊科静脉推10%葡萄糖酸钙进行抗过敏治疗。护士忙微笑上前推药,药刚进一点,主任感觉剧痛,立刻感觉不对劲,迅速将护士刚抽完的空安瓿拿来一看,吓死人,居然是10%氯化钾的空安瓿。医院的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提醒:药盒里的药也有装错的时候,抽药前、抽药后、用药前切记保留安瓿查对。案例4:氯化钾当成氯化钠,幸好及时发现术中,巡回护士发现治疗台上有一只空氯化钾安瓿,急问:谁用的这支药?都说没有用。这时麻醉师一看说:这好像是我刚才放下的。原来他把氯化钾当成氯化钠用来配麻药了。幸好还没有推药,大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后来这位医生说:如果真出了事,药房也有责任,你们护士也有责任,取药时怎么不检查?因为我是从氯化钠的盒子里拿的药。可是他拿药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提醒:每个人都应该把好每一关!因为我们是在和生命打交道。(配图来源:站酷海洛)手术篇案例1:找针麻烦,不轻易更换洗手护士按规定,洗手护士是不允许中途更换的。可是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护士长让夜班护士接正在进行吻合的胃切除手术。刚清点交接清楚,又来急症手术,夜班护士又下台,原来的洗手护士重新上台,正在这时,医生用后送回的缝针弹开,丢失。全科人找遍手术间,也没有找到,曾经提议C型臂查看,护士长竟然说看不见,没有使用,后来清点时还是没有找到,医生说不会在腹腔,即行关腹。送走病人后找遍手术间、敷料、器械台,均没有找到。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不知道那个缝针到底丢在了哪里?同事们一提起来就后怕。也许事后透视针不在病人体内,但是交接班原则的违反,使手术过程混乱,导致后来事情的发生。提醒:要求医生手里的针不能离针持,不能离手,不能空针送回。如果一定要送回空针,必须告知器械护士,让护士看见针,随时收好。案例2:吸血纱垫遗留病人腹腔,责任如何划分?某年的一台剖宫产手术,由于产妇一直腹痛,再次剖腹探查,发现三个月前的剖宫产遗留了一块吸血纱垫在腹腔。当时关腹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点了数,各种物品都是对的。关腹的时候有一块血垫医生习惯用于垫在腹膜下,但那次却忘了取出,护士也不记得提醒,缝完切口没有再点数就没有发现少了块血垫。科室集中讨论,产妇是本院的妇产科医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器械、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各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提醒:手术过程中「要求医生必须针不能离针持,不能离手,不能空针送回」;「关腹前和关完腹、缝合切口完毕都要仔细清点各数」。案例3:尿潴留,膀胱按压需谨慎一个骨科手术病人,术后3天拔尿管后,不能自解小便。护士就用老办法去按压腹部,解决了患者的尿潴留。护士告诉患者的妻子,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就自已用手去按压腹部。果然患者再次出现尿潴留,妻子就去按,一下子就把膀胱按破。患者找麻烦,说是护士教我按的。提醒:操作有风险,有些专业操作不要交给家属去完成。看了今天的文章,相信你深有感触。临床无小事,护理操作你千万别大意,这些失误,你本可以避免。如果大家觉得内容好,欢迎分享给身边的同事,谢谢支持。—END—24本临床护理手册
免费领取中!题图来源:站酷海洛文章有用,请分享,点赞,在看,感谢支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