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本月,我市38家重点零售样本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4万元,同比上涨20.11%。一、基本情况
监测的粮油食品中,饮料、烟酒、针纺织品、化妆品、日用品、文化办公用品、汽车等10大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全部上涨;鞋帽、中西药品、通讯器材等3大类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
粮油、食品类商品销售额上涨。监测的粮油、食品类商品销售总额.4万元,同比上涨4.86%;监测的饮料类商品销售额万元,同比上涨5.47%;监测的烟酒类商品销售额.14万元,同比上涨32.93%;监测的鞋帽类商品销售额74万元,同比下降38.33%;监测的针纺类商品销售额45万元,同比上涨12.5%;监测的化妆品类商品销售额万元,同比上涨15.5%;监测的日用品类商品销售额万元,同比上涨14.6%;监测的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额60万元,同比上涨46.34%;监测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销售额.4万元,同比上涨47.1%;监测的中西药类商品销售额万元,同比下降20.86%;监测的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销售额69万元,同比上涨23.21%;监测的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额51.6万元,同比下降17.7%;监测的汽车类商品销售额.6万元,同比上涨27.94%。
二、主要原因
中西药品销售额同比下降。监测的药品销售企业有稳定的供货商和经销商,货源、销售渠道稳定,中西药品的销售具有周期性的特点,销售额在前期上涨后开始正常回落,带动销售额小幅下降。
粮油、食品类销售额同比上涨。粮油、食品市场货源稳定,供货充足,消费者可以选择更多的可选性商品,厂家联合商家推出粮油、食品类商品开展促销活动,带动粮油、食品类商品销售额上涨。
化妆品类商品销售额同比上涨。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越来越追求品质生活,除了讲究饮食外,不管是男士还是女士也更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加之化妆品市场品种丰富、品牌多样,国内国际品牌化妆品琳琅满目,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选择心仪的化妆品,带动化妆品销售额持续向好。
烟酒类商品销售额同比上涨。商场超市、餐饮酒店的人流量逐渐增多,各类宴请基本恢复。我市餐饮行业推行“公筷”、“公筷公勺”等方式,让市民在充分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确保安全,在餐饮回暖的情况下,带动烟酒销售额上涨。
针纺类商品销售额同比上涨。针纺织品属于季节性很强的商品,市民对针纺织品需求加大,商家推出换季促销、优惠券等多种方式来刺激消费,带动床上用品、服装等商品销售额持续保持上涨态势。
饮料类商品销售额同比上涨。饮料类商品属于季节性强的商品,随着气温下降,市场对饮料类商品的需求减小,但我市餐饮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调整经营思路,最大限度地把实惠让利给消费者,餐饮销售情况逐步稳中向好带动饮料类商品上涨。
文化用品类商品销售额同比上涨。文化办公用品的销售周期性特别,市场对文化办公用品的需求,带来文化办公用品销售额上涨。
体育娱乐用品销售额同比上涨。近年来,全民健身的氛围越来越浓,市民的健身意识也不断增强,特别是疫情出现后,很多人采取在家锻炼的方式,带动体育娱乐用品销售额上涨。
汽车销售额同比上涨。《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车险综合改革刺激了一部分已经有买车意愿的消费者,加之我市成功举办了为期3天的春季汽车展,国内外30多家知名汽车品牌来到现场参展,活动优惠力度大,参展品牌多,车型齐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望认购,车展首天现场成交65台,带动汽车销售同比上涨。
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下降。前期受假日、产品更新换代和厂家促销等诸多因素影响,通讯器材迎来了销售旺季,带动销售额同比上涨,由于通讯器材的销售具有周期性的特点,3月销售额开始回落,带动销售额同比小幅下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