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市国土资源局完成雁江区30万宗集体土地初始、变更登记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扫描录入工作,并将每宗地变更前后的详细登记档案进行关联整合,实现了集体土地登记档案“宗地化”管理。此举为城市建设项目拆迁补偿工作提供了有力凭据,精准服务项目建设,为保护国有资产安全、遏制非法诉求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在垃圾处理填埋、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实施中,市国土资源局运用土地档案“宗地化”管理平台,对项目拆迁范围内的宅基地资料进行逐一核查,并对以下三类档案信息进行了重点核查:拆迁户是否办理了土地登记;拆迁户变更登记真实情况;拆迁户提交的土地证书证载内容是否和档案一致。与传统翻阅纸质档案核实的方式相比,土地档案“宗地化”管理平台的运用彻底避免了因拆迁户刻意隐瞒登记年代、面积、是否变更等情况而造成的核查疏漏,保证了补偿额度的准确,有效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在此轮核查中,松涛镇八楞村三社张某先声称年办理土地初始登记后无任何变更登记,确权面积为.34平米,并要求以此为据进行拆迁补偿。市国土资源局运用土地档案“宗地化”管理平台查询显示却是:因与儿子分家,张某先将名下的产权面积分为64.08㎡和68.26㎡,于年分别划给长子张某云、次子张某元。在此基础上,二子先后于年和年申办宅基地改扩建,并取得了土地证。张某先名下已无任何使用权利,按照相关政策,无权取得拆迁补偿。仅此一例,就为政府避免了40余万元的国有资产流失,有效维护了国有资产安全。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