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区大码头街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突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将战斗堡垒建在居民群众家门口,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各小区的治理问题觅得解决“良方”,也让基层治理更有成效、更有温度。商品房住宅小区:“睦邻·家空间”,让小区有“家”的氛围作为城市商品房住宅小区,玉马庄小区左邻右舍常常是见面不相识,少了些人情味。“管理服务虽然比较规范,可邻里来往不多,小区也不热闹,居民参与社区日常工作也不怎么积极……”说到以前的小区,陈姨不禁如此感叹道。而如今的玉马庄小区,在大码头街道建新里社区党总支领导的下,成立了小区党支部,既为小区党员在工作之余搭建了一个组织平台“安家”,又把党群服务站建在了居民家门口,邻里党建实现“零距离”,让小区有了“家”的氛围。建新里社区玉马庄小区党支部一角最近,小区党支部就收到刘嗲反映的小区楼栋顶无屋檐,影响居民出行并存在安全隐患的意见。小区党支部通过与城投公司、物业公司多次反映、沟通,最终在每栋增设屋檐解决此问题。同时,建新里社区党总支围绕“寓教于乐”工作思路,积极推动小区文化活动,鼓励党员主动亮出身份,通过组织开展“文艺汇演”“组建篮球赛啦啦队”“好邻居评选”“冬季疫情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等活动,树立了“家长”形象,增强了居民凝聚力,构筑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住宅小区治理新格局。玉马庄小区文艺汇演安置小区:“邻里议事厅”,从“无人管”变成“有人管”大码头街道金花湖社区和益家园和大部分的安置小区一样,都存在工程质量遗留问题较多、配套设施不完善、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更好地改善小区内的人居环境,金花湖社区党总支把基层党组织向这里延伸,成立了和益家园党支部,并积极引入物业企业规范管理,实现党建和物业“双覆盖”。金花湖社区和益家园党支部调解矛盾纠纷现场8月初,和益家园住户罗先生喂养的小狗吓到了同小区住户王奶奶,致使其摔跤并造成右手骨折,他本人多次与王奶奶协商无果。在多次碰壁之后,9月17日,住户罗先生来到“邻里议事厅”,请求小区党支部帮助协调解决他与王奶奶的矛盾。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小区党支部邀请大码头街道司法所和金花湖社区一起参与调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握手言和,将此次居民矛盾化解在基层。罗先生感叹道:“多亏了小区党支部,仅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解决了我的一桩心病。”居民家门口有了党组织,小区管理有了核心力。“邻里议事厅”成立以来,困扰小区居民多年的车辆停放、人居环境、小区绿化、蚊虫消杀等问题迎刃而解,目前召开专题议事会13次,解决业主诉求28条,解决率达到%,最大程度做到“让居民满意”。“感谢党组织,让我们这个安置小区环境大不相同!”一住户莫嗲嗲说。小区党群服务站“邻里议事厅”纠纷调解现场小区党支部实施党支部与物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明确物业服务标准规则、服务事项和收费标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此外,还创新设立了“民情格子铺”,专门用来收集居民意见,不同颜色格子代表不同类型的民情信息,从民情收集、民情派件到民情处置反馈,形成一套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到评价效果的闭环制度,逐步实现党建引领美、民主管理美、邻里和谐美、文明生活美。小区党群服务站民情格子铺城中村改造小区:“居民驿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七组安置小区是由城中村改造而来,业主多为拆迁安置,比较零散。今年,大码头街道三益街社区以党建为“桥梁”,成立三七组安置小区党支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七组安置小区“居民驿站”议事现场“这里是‘居民驿站’,但是居民更喜欢叫这里‘和事佬工作室’,就是为居民提供一个有地方说事的场所。”指着一间活动场所,三益街社区党总支书记龚芳强说道。三益街社区的“居民驿站”地方虽小,但却解决了不少的邻里矛盾。前段时间住户刘大姐反映楼栋旁有人种菜,清理后的杂草乱丢,此外,还因经常浇灌粪水,导致臭气熏人,严重影响环境卫生。通过“居民驿站”的调解,已成功为居民解决这一邻里矛盾。
?
来源:资阳区委组织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yangzx.com/zyms/2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