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成为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咱大资阳从古至今在端午节这天,庆祝活动丰富多彩,从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那么你?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家家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栓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孩子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小娃娃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小娃娃由此可以保安康。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涂雄黄、喝雄黄酒
要给小娃娃涂雄黄,还要在额头写个“王”字,为的是图利,驱病邪。以前资阳人到了端午节这天都要喝雄黄酒,但是,聪明的资阳人发现,雄黄酒含剧毒物质砷,所以基本不喝雄黄酒了。不过,因雄黄具有抗菌、解毒、燥湿功效,故到了端午节这天,还会有人家会以雄黄为主,加入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香袋,也有做成雄黄熏条的,希望用来避邪和预防虫蛇伤害。
悬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还要用艾叶、菖蒲煮成水给家里的小娃娃洗澡,据说可以杀菌防病喔。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端午节当天,早上要吃粽子、包子、鸡蛋(条件好的屋头还有鸭蛋和鹅蛋)、蒜,端午吃大蒜,听说可以避“五毒”,避邪驱瘟。
说到端午节,不得不说这件事。话说年的时候,一听到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资阳人民跳脚了:“啥子喔,我们从穿叉叉裤就在过的端午节,咋个被韩国棒子申遗了哟!不得干喔!”各位淡定,淡定~小编来给大家伙科普一下,说到韩国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的不同:
在韩国,端午祭是韩国江陵地区的传统节日习俗。它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唯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因此被称为端午祭。
端午祭是一个地方性的民间祭祀活动,虽然也用“端午”这个名称,但活动的内容与我们国家的端午节习俗和端午节涵义完全不同。我国的端午节几乎是全民性的节日,以纪念屈原为主。所谓彼“端午”非此“端午”也。而中国的端午节也在年申遗成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端午祭和端午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节日。
所以各位放心啦~端午节真真是我们大中国伟大的文化遗产,大资阳的人民不要纠结其中了。韩国端午祭申遗这件事唯一能说明的就是中华文明远播四海,不止是韩国,亚洲许多国家,如越南、日本等至今都受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也在过着端午节等诸多来源于中国的节日。
明天是端午节了,大家准备好粽子、艾叶菖蒲、雄黄酒迎接端午节的到来了吗?小编在此祝大家:
●∞∞●∞∞●∞∞●
“粽”是在花香四溢的季节
“粽”想起志同道合的朋友
祝你
事业“粽”是一帆风顺
身体“粽”是健康无恙
钱包“粽”是财源滚滚
生活“粽”是快乐幸福
●∞∞●∞∞●∞∞●
编辑:杨蜀丹(图据网络)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