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朴陈旧的祠堂雕刻着岁月的痕迹,新修建的民居镶嵌着川东古老民俗的历史记忆……从安岳县城驱车50余公里抵达安岳县瑞云乡园门村时,映入眼帘的是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是依托悠久历史与厚重文化的现代靓丽村落。在这个被当地村民称为许家坝的地方,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便打破了它长久以来的宁静。随着一批又一批韩国友人的到来,一段与这个偏远村落关系紧密的传奇历史,开始慢慢掀开它神秘的面纱。就这样,韩国、安岳县瑞云乡园门村——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地方,因一个被韩国尊称为“普州太后”名叫许黄玉的人,而发生着不可分割的奇妙缘分。
因为这缘分,韩国许氏宗亲频频远道而来寻根问祖;因为这缘分,韩国学者及相关人士多次来访考察或研究;也因为这缘分,资阳与韩国的联系一衣带水、有根可循,成为两地谋求更多合作不可或缺的文化纽带。
★一衣带水两地姻缘
文化纽带源远流长
——“普州太后”许黄玉为资阳融入更多韩国元素
□资阳日报记者张方金范宇
漂洋过海从乡间少女许黄玉到韩国“普州太后”年,韩国汉阳大学教授金秉模神秘现身安岳县瑞云乡许家坝一带,在进行一番考察后,他石破天惊地宣布:朝鲜半岛古驾洛国始祖金首露王王妃(普州太后)许黄玉,就出生在许家坝!这一宣布,随即引起两国轰动。20余年来,不断有中韩两国的学者来到安岳考察,希望能够找到更多证据,解开两千年来的神秘面纱。
那么,位于安岳偏远村落的许黄玉,为什么会成为韩国的王妃国母呢?她又是怎样抵达韩国的呢?翻开历史和相关研究书籍,不难发现——
公元33年,许黄玉出生在安岳县瑞云乡许家坝。公元47年,巴蜀地区官绅巧取豪夺,乡民裸行草食,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发生了声势浩大的“蛮夷叛乱”事件。次年,官兵将叛乱的民众强行押往江夏(今湖北武汉境内)一带,许黄玉也在被遣送迁徙的族人之列。途中,民众受尽官兵鞭笞凌辱,导致再次发生暴动,许氏族人20余人夺船东渡,经扬子江漂入黄海,历经风高浪险、饱受饥寒之苦后,终于于当年7月27日抵达朝鲜半岛中南部的古驾洛国(今韩国金海市境内)。
由于路途艰险,抵达驾洛国时,仅剩下15人的许氏族人得到了当地官民的热忱礼遇,具有沉鱼落雁美貌的许黄玉更是得到了驾洛国金首露王的垂青。缘分就是这样奇妙,上天注定了的,哪怕是千里之外、漂洋过海也要来相会。后金首露王择良辰吉日八月初一举行盛典,纳娶许黄玉为妃。
许黄玉天资聪颖,胆识过人,在耕读传家的许氏家族从小饱读诗书,这为后来许黄玉在韩国传播中华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许黄玉辅佐金首露王治国理政期间,大量传播东汉的儒、道文化,并带去中国独有的茶籽、《神农本草》典籍、丝绸品、长江流域特有的干栏式建筑结构及粽子、泡菜、糍粑等,传授先进的农耕、水利、养殖、丝织、航运以及冶炼等技术,对韩国后世文化的形成和传承及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由于许黄玉的卓越贡献,金首露王恩赐她的两个儿子随母姓许,至此她即成为韩国许姓的开姓始祖。
许黄玉逝世后葬于韩国金海市境内,后被追谥为“普州太后”。
扑朔迷离种种迹象表明“普州太后”出自安岳安葬在韩国金海市龟旨峰南翼的许黄玉,其陵碑刻有“驾洛国首露王妃普州太后许氏陵”14个楷书汉字。东汉时安岳属犍为郡,地名为普慈,至梁代置设普慈郡,至北周建德四年方有普州和安岳县名,州县同城而治。“普州太后”的谥号,似乎正是许黄玉为安岳人的有力佐证。
不过也有一段插曲,让许黄玉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成为千古悬疑。
许黄玉在南方丝绸之路巴蜀与南亚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中,隐约得知身毒(即今印度)曾有个阿瑜陀国(城)。于是,许黄玉就向金首露王隐瞒了自己作为东汉“乱民”的身份,假称“妾为阿瑜陀国公主”,这让她的身世出现了另一种纷扰揣测。不过有学者推测,许黄玉临终之前,应曾对其后人告知其为今安岳县瑞云乡许家坝人,陵碑镌刻的“普州太后”是其后代于五六百年之后追谥的封号。另外,从许黄玉留下的画像看来,完全是中国人的模样,这或许也是其为安岳人的另一种佐证。
金秉模的安岳之行及石破天惊的论断,无疑成为这种揣测的有力支撑。年6月,金秉模出版专著《许黄玉》,细述许氏与安岳之间的亲缘关系,在韩国引起轩然大波。韩国随即成立中国四川研究会,专家学者们掀起许黄玉研究热潮,阵容庞大的金、许族人涌动着访华返川祭祖寻根的热望。
安岳县瑞云乡园门村党支部书记、许氏后人许平告诉记者,20余年来,特别是近10余年来,来许家坝寻根问祖和考察交流的韩国金、许族人和学者络绎不绝。同时,安岳也成立“历史名人研究会”及“许黄玉研究学会”,并曾应韩中友好协会邀请,组团飞赴韩国,参加第26届驾洛始祖大王金首露、王妃许黄玉及八王祖祭祀大会,受到韩国各界盛情款待。
频繁的人员往来与文化交流等种种迹象,似乎都在向世人表明,普州太后就是安岳人。
记者通过实地走访许黄玉故里发现,许家坝狮子坡老君岩许氏汉墓石窟、张公寨西寨门石楣及许家大院许氏宗祠正梁,都有许氏双鱼纹图案或阴阳鱼合抱太极图纹。金秉模曾指出,安岳汉墓石窟双鱼纹图,与韩国金首露王妃陵所刻许黄玉氏族标志双鱼纹,两者毫无二致。记者了解到,安岳处于巴蜀文化的交接面,故而崇拜鱼图腾。由于许黄玉携带许氏宗族自古崇尚的“双鱼文化”进入朝韩,之后两国两地历朝历代文化不断互动交流,致使双鱼图形与极其相似而互变的阴阳太极图形一直居于宗祖文化统治地位,从而成为韩国的主图腾文化符号。
当记者与几名当地人从许氏汉墓石窟返回时,路遇一名手持鱼竿和水桶的年轻人,看样子像是垂钓回家。有人打趣说,你们猜猜他钓了多少条鱼。记者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两条。不料,一语中的,桶里真的只有两条二指宽的鱼在清澈的水里来回游动。许氏宗族崇尚的“双鱼文化”、韩国双鱼图形及演变而来的阴阳太极图形,此刻似乎就显现在眼前这一个小小的水桶里。历史与现实的印证,或许只是一种巧合,然而这样的巧合却让许黄玉所串联起来的两国文化与奇妙缘分多了一丝神秘。
一衣带水“普州太后”为资阳融入更多韩国元素保护、传承及以驾洛国首露王妃许黄玉故里打造中韩民俗文化村,是当了10余年园门村党支部书记许平的一大愿望。他说:“必须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在这条路上,许平一走就是10余年。许平不仅邀请专家为园门村设计了独具川东历史文化古建筑风格的居民房,还为园门村各组修公路、安路灯、建公厕,并接通自来水和天然气,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这无疑为安岳打造中韩民俗村旅游品牌埋下了扎实和动人的伏笔。
近年来,占地亩,位于安岳县瑞云乡的中韩民俗村暨驾洛国首露王妃许黄玉故里,开始初现雏形。中韩民俗村背靠普经山,枕山环水、藏风聚气、山清水秀,是资阳仅有的民俗文化娱乐村。中韩民俗村以古建筑风格为主,分为祭祀区和休闲区两大部分。内设韩国普州太后史迹陈列馆、祭祀厅、中韩民俗文化馆、娱乐度假村。并收集展出民俗、文史、民间艺术、经济、中韩合作交流等书籍、图片和实物,陈列许黄玉的历史记载、文艺作品、民间传说等文字、图片和视觉艺术品。
不过,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中韩民俗村的打造并没有迈向更高水准和层次,也没有更好地成为地方走出去的第一文化名片。这让许平感到有些有心无力,近年来他多次呼吁尽快出台详细规划,并积极申请专项资金用于许黄玉故里的保护和中韩民俗村的建设。值得欣慰的是,依托一衣带水的文化纽带和中韩民俗村,开始不断有韩国寻根访问考察团来到安岳进行经贸文化方面的交流,翻开了资阳与韩国不断加深友谊、深入合作的历史一页!
多年来,资阳一直与韩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韩经济工作,从多个方面入手,与韩国已建立并保持着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的韩国元素开始融入到资阳的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中来。
——在车产业方面,以四川现代为代表,岱摩斯、利原、斗成、韩一、森特尔、世钟、相信制动、成韩、正进、起光、格罗唯视等12家韩国企业已经落户资阳,投资总额达10亿美元;
——在医药产业方面,韩国大元制药项目、韩国杰耐信公司新药生产项目、韩国大化公司新药生产项目等一批项目落户资阳,为资韩医药产业的对接注入了强劲动力;
资阳因此正成为韩企在中国西部的重要聚集区。长居资阳的韩国公民人数逐年递增,目前已达数百人,韩国餐馆、汗蒸馆等韩国生活配套设施也随之进驻……由此可见,进一步抓好、用好许黄玉这条文化纽带和中韩民俗村这张文化名片,对接、深化与韩国的各个领域合作,更好地加快经济社会建设,是资阳不错的选择。
(此文原载于《资阳日报》年5月23日)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并注明作者及来源!
sbss-身边人、身边事,谈天说地龙门阵摆起!~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