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记者从资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获悉,近年来,该市立足“网办数跑不见面,惠企便民真方便”目标,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优机制、减流程、压时间、降成本上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来,持续在“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服务)”方面探索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优化审批流程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职能重组顺机制。该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整合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密切相关的13个市级部门窗口,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统筹配备6名窗口工作人员,实行“一窗进出、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工作模式。
积极试点促优化。先后开展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前移、“先建后验”承诺制改革试点,主动申请开展全省“多评合一”“多测合一”“智慧工地”和新办电审批系统工作试点,全面推广使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多措并举推进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统一”。
创新突破提速度。天府国际艺术城项目通过“并联审批、并行推进、容缺快补”审批模式,按照时间节点、目标任务全速推进,90天完成前期相关手续办理,创造了四川同体量建设最快、四川教育类建设最快、资阳历史上建设最快“三个最快”纪录。资阳市保税区物流中心(B型)项目通过“先建后验”承诺制审批模式,工程施工提前90天,目前正在进行水保验收和消防验收,将于9月正式投用。
数据赋能优化社会治理模式
“资阳报备”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汇聚人社、交通、交警、公卫、工信等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数据,建立风险预警模型,于年4月9日上线“资阳报备”,实现